50#鶵鳥藝文空間

旅二手1
49#旅二手概念書店
2016-09-08
刺鳥1-01
51#刺鳥咖啡獨立書店
2016-09-10

50#鶵鳥藝文空間

鶵鳥藝文空間

鳥類一生的過程可以大致被分為四個階段:鶵鳥、亞成鳥、成鳥、老鳥。

2012年,有一隻「鶵鳥」在澎湖馬公的一條巷弄裡孵化,那是一條沒有路燈、晚上會有人在路邊尿尿的胡同,但微弱卻堅定的嗷嗷待哺吱啾聲劃破了這條街道的寂靜,

至此,一個鳥巢的形狀漸漸浮現。

FullSizeRender 24

FullSizeRender 31

 

鶵鳥的身體裡流著「生態主義」的血液、眼睛裡則住著一片「海洋」。

原本一開始是一間藝文空間,專門做展覽和推廣藝文理念,後來客人覺得看了展覽,想更進一步認識時卻沒有書可以給他們參考,才決定做成書店的樣子,慢慢的一點一點增加書的品項,書店成為一場展覽的延伸。

但無論體積變多大、羽翼多豐滿,鶵鳥學習走的每一步都不離「生態環境」這條道路,

牆上關於漁網的作用、魚類的畫作,都讓進店瞧瞧的客人在在感受到這家店想好好愛護海洋的決心。

書架上陳列著鳥報、賞鳥地圖、有遊隼、小環、老鷹…開門見山地歡迎所有人參觀、了解牠們

 

「海是流通的,不會只發生在一個地方。」鳥媽媽小佩(鶵鳥藝文空間店長)這樣跟我說

海洋為甚麼會枯竭?是因為人們的大量浪費。

例如,大家耳聞過的底拖網是捕蝦的一種方法,每次拖起來連帶都會帶著14-15公斤以上的魚,但小魚賣不了甚麼價格,當中卻只有1公斤的蝦子可以拿來賣,其餘剩下的就拋回海裡,但早已來不及,拋下去的同時,這些生命已經死亡了。

所以總歸下來,1公斤的魚,消耗的海洋資源卻是16公斤。

如同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就將它們扼殺了,同時也破壞了它生長的環境。

我們在大肆利用環境的同時,卻彷彿是在軍事侵略這一片海洋。

IMG_6509

「禁止不是條路: 要創造一個環境,讓它可以再生。」

 

話鋒一轉,鶵鳥並不是一個批判者。

小佩和朱雲瑋老師(鶵鳥藝文空間主人)將眾人的眼光帶向另一邊,再介紹了一種漁具稱做「定置網」:

可以篩選漁獲,可以跟漁業署租海域,放進定置網,魚看到網子便會依照習性,沿著網壁游,就算抓到海龜也不至於會受傷。

早上十點或下午兩點去把網口關起來,就像個農場一樣。

既然無可避免的利用海洋、利用環境,那就端看自己怎麼樣去選擇,選擇對海的利用最好、可以保護它的選擇。

FullSizeRender 4

 

終於長大成為亞成鳥了。

鶵鳥藝文空間在2016年的夏天遷徙到了離島的離島,準備在澎湖的七美築巢安居。

搬家後的臉書粉絲專頁上有一張插畫這麼寫著:

「鳥,是孤單的

在異鄉持續奮鬥的鶵鳥

戴起面罩,時而疾走、時而急停

你以為每年都可以看見我

但只有自己知道,每一年的飛行都是一場搏命的戰鬥。」

形容的是一隻黃眼睛的小環頸鴴,台灣常見的冬候鳥,因為在海灘覓食的關係,需要為了追浪(或被浪追)而常常小跑步狂奔又急煞車,就像運動選手忙著練習折返跑一般

所以也被稱為「拳擊小環」。

 

影像詩拍攝當天是尚未回溫、冷風刺骨的三月,團隊一行人在被填平的海岸邊看見了小環

又或許我們看見的就是鏡頭下的「鶵鳥」。

IMG_6481

遷徙是鳥類生命周期中風險最高的行為,受到體能、天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,這段期間的牠們特別容易受到傷害

但沒有任何一種鳥類會因為如此,而停止飛翔。

 

後來書店裡的影像詩ii影片出爐,我們稱「鶵鳥藝文空間」為「學飛的書店」。

 

 

祝福邁入青春期的亞成鳥在這條不容易的航道上,能夠越飛越高噢!

IMG_6452

書店資訊:

南港村尖山腳4號, Penghu, T’Ai-Wan, Taiwan 883

週二-週日:9:00 – 21:30

1 Comment

  1. Star 說道:

    Great article but it didn’t have evtgheyinr-I didn’t find the kitchen sink!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